从“重建设”到“重应用”——课堂教学改革:搭上信息化的高速列车
“十三五”期间,如何顺应“互联网+”大趋势,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如何实现信息化教学改革从“重建设”到“重应用”的变化?如何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及社会各自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真正的深度融合?
2015年岁末,由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5年陕西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新加坡新跃大学、北京大学、陕西省教育厅及陕西省内70余所高校的领导、专家和学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话题。
新一轮课程改革:着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宏观层面上,伴随着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的实施,2014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启动第九次课程改革。此次课改前所未有地统筹不同学科、各个环节,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可学”的宏伟目标。在微观层面上,正如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李笃峰老师介绍的,今天,大学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任务重、课堂学时不断被压缩、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差等困境。而对学生而言,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甚至有一种说法,“教师的上课效果与学生的手机流量成反比”。“现在的课堂学习对学生的高阶学习效果实在有限!”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件室李志刚主任不无担忧地说。
时代呼唤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为了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使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李贵安处长发言说。
真正的信息化课堂:更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近年来,国内先后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等网络资源建设。同时,各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开展了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教育信息化改革出现了喜人局面。虽然我们建设了数千门的各类数字化课程,建设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其他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了大大小小数百个平台,但真正用到教学中,效果却参差不齐,不尽理想。“我们好多人在信息化教学各个环节做了许多事情,但并没有真正将其全部应用到课堂教学一线中去”,研究信息化教学多年的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永红说。在他看来,网络教学应该是正规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应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而不是简单的课程搬家。真正改变的是课程教学设计。真正的信息化课堂不仅是学生和课件的互动,更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网络辅助教学促进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仅仅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耀武教授在讲话中说,信息化教学必须实现从建好到用好的转变。“信息化到底怎么和教学结合,如何扬长避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的重点方向。”陕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范永斌表示。
校企合作: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多主体参与
新课改理念下,学校已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体。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
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多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发挥教育学科优势,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领和服务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教学平台提供商——美国毕博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Bb网络教学平台先后被全球100多个国家的4000多所高校使用。在多次磋商的基础上,双方决定联合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基地,旨在充分发挥陕师大教师教育学科优势和毕博的先进产品、技术、服务及研发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努力将各类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创新驱动力和生产力。
双方通过协同创新,将来力争把这个基地打造成通过信息化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内陆地区的示范中心,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示范中心。(王文博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