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信息 | 蛇衔谜韵,喜乐元宵

发布者:林海敏发布时间:2025-02-27浏览次数:10

机电信息| 蛇衔谜韵,喜乐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

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月色皎洁 花灯璀璨

放烟火、看花灯、猜灯谜

整夜在外面

总有看不完的热闹

我来给大家分享介绍

 

 

元宵佳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

 

 

 

 

 

 

 

01 吃元宵

 

 

 

元宵作为元宵佳节的传统食品,在中国由来久。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皆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风吹,雪花飘

取天上的月色二两

取人间的真情无限

和上幸福的馅儿

糅合着星星

包成一碗团圆的元宵

 

 

 

 

02 龙舞

 

 

龙舞,也称舞龙灯。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炫彩夺目的龙灯

超有喜庆的节日氛围

东阳当地有迎板凳龙灯的习俗

通过迎龙灯闹新春,闹元宵

祈求新的一年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03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弦管千家沸此宵

花灯十里正迢迢

灯火辉煌的街头

挂满了红红的灯笼

小桥流水,散落着点点星光

这一盏,装的是祝福

那一盏,载的是心愿

一盏盏花灯

数不尽的柔情密语

赏过花灯便是春

新的梦想开始发芽

 

 

 

 

04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正怜火树千春妍

忽见清辉映月阑

常与月团圆

不知月圆几时来

借一支灯谜

传递相思两心知

 

 

 

哥哥胆子真大,站在神旁不怕

每当节日来到,喜庆总不少他

(打一字)

 


 

小露头脚显雄心

(打一字)

 


 

家家户户挂花灯,汤圆香味扑鼻来

满街人儿如潮水,明月挂上青云梢

(打一节日)

 


元宵节

 

急管繁弦

(打一常用词)

 


快乐

 

 

 

元宵节如约而至

在这个寓意着团圆的元宵佳节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月圆、事圆、人团圆